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邹衍大九州神话宇宙观生成考(5)

来源:地学前缘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因此,这种“天下”观本质上乃是周人建构的夏商周“王族文化圈意识”*颜世安:《周初“夏”观念与王族文化圈意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因此,这种“天下”观本质上乃是周人建构的夏商周“王族文化圈意识”*颜世安:《周初“夏”观念与王族文化圈意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在政治地理空间秩序方面的体现,其本身即内含着对周王权合法性的认同。它在后世影响甚巨,如春秋时的《秦公簋》说“丕显朕皇祖受天命,鼏宅禹迹”,齐国的《叔尸钟》中也仍在强调成汤“尃受天命”“咸有九州,处禹之堵”,是否立国于“禹迹”仍是“合法性”的标准。即便到了礼乐彻底崩坏的战国,这种观念也仍在发挥着影响。单以洛邑“土中”说为例,它在《周礼》中被赋予数理、阴阳五行意义上的阐释而被改造为“地中”说,如《地官·大司徒》即云:

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制其畿,方千里而封树之。

这里的“地中”按马融说即是洛邑,郑注谓“景尺有五寸者,南戴日下万五千里,地与星辰四游于三万里之中,是以半之得地之中也”*(清)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04页。,可见这里的“中”是兼具空间之“中”义的。而《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则从“礼”“势”等角度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如《荀子·大略》云:“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韩非子·扬权》承师说而以“势”解之:“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吕氏春秋·慎势》也说:“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这些说法也即后世学者所总结的“择中立都”说。

在这样的语境下再来看“大九州”学说,其意义和动机也就很清楚了:它的提出,针对的正是肯定周王权合法性的“天下”观。如果说“五德终始”说偏重于“立”,则“大九州”学说则主要是“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针对“天下”的地理空间范围。如前所说,“天下”观视域下的“天下”是以“禹迹”“九州”“中国”为中心区域的;余下的“四海”区域,在意识形态上属于“晦暗于礼义”*“海”孙炎注。见(汉)刘熙:《释名》,中华书局,1985年,第15页。的一群,在族群和地域上则属于“蛮夷戎狄”(《尔雅·释地》)所居的边缘地带。“大九州”学说从根本上否定了这点,认为“九州”所在的“赤县神州”只是世界的区区八十一分之一,这样一来原先的“中国”的法统地位也就被消解殆尽了。

第二,更根本地则是以“昆仑中心”说取代了洛邑为“天下之中”的观念。既然世界的中心并非在洛邑,而是远在“中国”范围之外,那么传统的“天保”“地中”也就失去了信仰与数理上的依据,同样“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的说法也自然被打破了。

认识了这点之后,再看《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所说“王公大臣初见其术,惧然顾化”的反应也就容易理解了。之所以“惧然”,是因为“大九州”学说打破了时人所深信的“天下”观;而之所以“顾化”,很重要的原因则是“大九州”学说否定了传统“天下”观所包含的周王权合法性,迎合了他们“王天下”的需求。无怪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邹衍其意虽不轨,倘亦有牛鼎之意乎?”

在战国时代,邹衍式的做法并非是个别现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在介绍了邹衍“五德终始”与“大九州”学说之后又说“是以邹子重于齐”,可见“大九州”学说早在稷下时期即已提出,与燕昭王的求仙或无关系。徐干《中论》说:“昔齐桓公立稷之宫,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而尊宠之”,《管子·封禅》载“桓公既霸,会诸侯于葵丘,而欲封禅”,可见稷下学宫的建立的确“显示了齐桓公觊觎王权的野心”*林甸甸:《上古天学知识及文献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242页。。到了“驺衍的时代,正是帝制运动的时代”*顾颉刚:《古史辨自序·驺衍的略史及其时代》,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40-441页。,稷下学宫的这种初衷越发明显。不惟邹衍,其他稷下学说如慎到等的黄老之术、淳于髠《王度记》以及《周官》《管子》(《幼官》《四时》《五行》)等的提出,也均怀着“为了适应田齐政权帝制运动的政治需要”*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三联书店,1998年,第60-61页。的目的。

针对传统“天下”观,尤其是洛邑为“天下之中”说而另立新说者,在战国时代也非止一家。除稷下邹衍提出的“大九州”学说之外,《吕氏春秋》还提出了“建木中心”说:

文章来源:《地学前缘》 网址: http://www.dxqyzz.cn/qikandaodu/2021/0314/449.html



上一篇:地学游击小分队这样干活
下一篇:祖孙之间

地学前缘投稿 | 地学前缘编辑部| 地学前缘版面费 | 地学前缘论文发表 | 地学前缘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地学前缘》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