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学前缘》刊物宗旨[09/07]
- · 《地学前缘》征稿要求[09/07]
- · 《地学前缘》投稿方式[09/07]
- · 《地学前缘》收稿方向[09/07]
- · 《地学前缘》数据库收录[09/07]
- · 《地学前缘》栏目设置[09/07]
地学前缘论文参考文献标注(参考文献中的学位(4)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第三、迎合乾隆,制造文字案件 1761年,刘墉担任江苏学政,主管的是教育、民风、民俗之类的事情。这年春天,江苏有个叫阎大镛的举人批评朝廷,被人
1761年,刘墉担任江苏学政,主管的是教育、民风、民俗之类的事情。这年春天,江苏有个叫阎大镛的举人批评朝廷,被人举报,这事归刘墉负责(当时普通人由按察使负责,举人的案件由学政处理)。
刘墉为了找证据,派人到阎大镛家中搜查,搜出两大个箱子,里面全部都是骂朝廷的纸。然后,刘墉继续审理,越审问题越多。这位阎大镛对刘墉很不满意,将刘墉自费出版的书给烧了。刘墉一看火来了,赶紧写了两封信,一封给江苏巡抚,准备让别人负责此案;一封给乾隆,把阎大镛骂朝廷的事汇报上去。
在清朝那个环境下,辱骂朝廷的结果可想而知,乾隆知道后很生气,立刻下令杀掉阎大镛。
这个事情对刘墉而言,好处是利用文字案件迎合了乾隆的心意,他因此成了太原知府,坏处是他有公报私仇之嫌。
1777年,刘墉第二次担任江苏学政,这次他制造一起“一柱楼诗集”的案件。在很多文艺作品中,将此案算到了和珅头上,但在历史上,这事与和珅的关联度不大,主要承办人是刘墉。事情是这样的:
江苏徐家有本书——《一柱楼诗集》,里面有些不正确的话,因而被人举报。刘墉一查,发现书确实不符合大清规范,比如书中写道“大明天子重相见”,很容易被解读成反清复明;“且把壶儿搁半边”,“壶”与蛮夷的“胡”同音,被解读成辱骂清朝时胡人……刘墉故技重演,将此案情汇报给乾隆,同时还大力搜查相关人员的罪行。
最后,十几人涉案,八人被处决,连同一些省、府、州、县相关责任人也一并被问罪。
1780年,刘墉因功升任湖南巡抚。
第四、为官期间的善举一、他在担任学政期间,提出过许多良好建议,比如依据学子的水平高低,分别管理。此外,他还为朝廷举荐过许多人才,其中有一位叫潘世恩。这位潘世恩后来做道光朝的军机大臣时,又发现并提携了一位人才,叫林则徐。
二、处理许多积压案件。他在担任太原知府期间,短短三年,就将之前积压的案件处理完,还与乔家合作,填补了太原的府库亏空。
三、他在地方任职期间,为普通百姓做了很多实事,以至于他还未离任,就在当地产生许多歌颂他的民谣。比如,在当湖南巡抚时,为了治理水患,他不惜自掏腰包。
秋媚说:刘墉在乾隆朝,谈不上有很大作为,为官以讨好乾隆为准绳,这也是为了自保的无奈之举。他的艺术形象,胜过他的历史形象;他是一位文人,尤其在书画界,可谓赫赫有名。
历史上第一个带兵打仗的女子?
将军妇好,便是是我国史上第一位美女将军。相信很多人都对这个名字和人物没什么印象,因为她不像花木兰和穆桂英一样,被人们写入戏曲和影视剧中。但她在我国的历史上是一个确确实实存在的人物,而且也是第一位上战场的女英雄。她在战乱时期,不拘于封建社会的思想,帮助丈夫带兵打仗,成为人人敬仰的女英雄。但在近代我国考古学家寻到了她的墓,并从中发现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东西。
妇好是商朝时期的人物,是当时商超君主武丁的妻子,她不仅拥有美丽的相貌,高贵的气质,但她并不甘于像平常的后宫之主一样,在后宫中安安分分的遵循所谓的三从四德。她拥有前卫的思想和卓越的军事才能,给当时人们一种异于寻常女子的英雄豪气。
因为她有着过人的才智谋略,在丈夫武丁打仗时,都会跟随丈夫左右为其出谋划策。据历史记载,在妇好嫁给君主武丁后,国家就遭到了外敌的入侵,武丁不得不跟其对抗,但武丁需要一位能替他领兵打仗的适合将领,这时只好让多次请求武丁让她出征的妇好,替他征服外敌。虽然妇好是一直生活在宫廷之中的大家闺秀,但气势上一点都不输给任何一位将士,即便是在战场上也是非常的英勇,她带领着将士们杀出重重包围,取得胜利。
如此一来,武丁也是非常的佩服自己的妻子和相信她的能力,所以日后总是把交给妇好带领。根据历史记载,有一次,武丁面临一场大危机,如果不能安然度过便面临亡国的命运。在紧要关头,妇好从容不迫,面对重重压力,主动请缨担任统领,带领着将士们又一次的取得胜利,不仅保住了商朝的江山还还给了百姓安康。
在我国历史上,妇好也是第一个获得封地的女子,因为她多次救国家于水火之中,还屡屡功勋,所以理所应当得到奖励,君主武丁便赐给了她一块属于自己的封地并拥有绝对的领导权,不受任何人的束缚。或许就是因为妇好太出众了,天妒英才,年纪轻轻的妇好就去世了,武丁忍痛将爱妻用最高的礼遇厚葬。
文章来源:《地学前缘》 网址: http://www.dxqyzz.cn/zonghexinwen/2022/1208/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