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关于一带一路地学合作若干问题的思考(2)

来源:地学前缘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 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能源资源基础 2.1 “一带一路”是全球重要的能源基地 “一带一路”石油资源储量丰富, 据BP发布的数据显示(BP, 2014), 2013年“一

2 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能源资源基础

2.1 “一带一路”是全球重要的能源基地

“一带一路”石油资源储量丰富, 据BP发布的数据显示(BP, 2014), 2013年“一带一路”(不包含中国, 下同)石油探明储量为1 299.5亿t, 占全球的55%。主要集中分布在中伊土经济走廊带、中蒙俄经济走廊带和新亚欧经济走廊带上, 三个区域累计占“一带一路”的98%; 主要分布国家为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俄罗斯等(表1)。“一带一路”天然气资源储量也十分丰富, 2013年探明储量141.0万亿m3, 占全球总储量的76%, 开发潜力十分巨大。主要分布在中伊土经济走廊带、中蒙俄经济走廊带和新亚欧经济走廊带, 三个区域累计占“一带一路”的96%; 主要分布国家为伊朗、俄罗斯、克罗地亚和土库曼斯坦等(表1)。

“一带一路”区域煤炭资源丰富, 目前探明煤炭储量约3 618.3亿吨, 占全球的44%。其中以俄罗斯、印度、哈萨克斯坦、印尼以及马来西亚最为丰富, 分别占“一带一路”区域煤炭总储量的45%、17%、9%、9%及7%。铀矿也是“一带一路”区域重要的能源矿产, 其全球占比在67.6%左右, 主要集中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乌克兰、印度和匈牙利等国, 占“一带一路”铀矿资源的比例分别为39%、36%、8%、7%、3%和2%。

表1 “一带一路”油气资源排名前五位的国家Table 1 The top five countries of oil and gas resources in “One Belt and One Road” area注: 统计的“一带一路”数据不包含中国; 数据来源: BP。石油 天然气主要国家 储量/亿t 占“一带一路”比重/%主要国家 储量/万亿m3占“一带一路”比重/%沙特 365.2 28.2 伊朗 33.8 24.0伊朗 215.7 16.7 俄罗斯 31.3 22.2伊拉克 202.4 15.6 克罗地亚 24.9 17.7科威特 139.8 10.8 土库曼斯坦 17.5 12.4俄罗斯 127.0 9.8 沙特 8.2 5.8合计 1050.1 80.8 合计 115.7 82.1“一带一路” 1299.5 100.0 “一带一路” 141.0 100.0

2.2 “一带一路”非能源矿产丰富

在“一带一路”地区非能源矿产资源丰富, 铁矿石储量占全球的40%, 铜占18%, 铝土矿占17%,铬铁矿占62%, 锰占38%, 镍占23%, 金占26%。铁、锰等黑色金属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国, 俄罗斯库尔斯克分布着世界最大的产铁矿盆地; 铜、镍、金等重要金属主要分布在中亚及东南亚国家, 其中乌兹别克斯坦被称为是黄金之国; 磷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约旦和以色列; 钾盐主要分布在白俄罗斯、俄罗斯、泰国和老挝等国,资源供应潜力较大。东南亚不仅有达2 500 km的锡矿带, 而且还是全球著名的宝石矿产产区。

3 关于“一带一路”地学合作的前期基础

在21世纪初, 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的步伐加快, 资源供需矛盾趋紧, 国家适时地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 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以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 我国境外地学合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3.1 我国境外地质调查合作机制逐步建立

自2003年以来, 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地质调查专项、商务部援外调查、科技部国际合作、境外风险勘查基金等渠道资金支持下, 境外基础性地质调查和地学领域交流合作全面展开。通过境外地质填图、地球化学填图、低密度地球化学填图, 卫星遥感解译等工作, 逐步打开了我国境外地学合作的局面, 形成了点多、面广、领域宽、多层次的境外地质调查国际合作格局。也逐渐形成了以国土资源部为核心, 有关部委支持协作, 中国地质调查局统一部署和组织,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六大地质调查中心及中国地质科学院具体实施, 地勘单位、研究所、院校、具备勘查队伍和能力的企业相互协作、支撑的多层次、分工协作的境外地质调查新机制, 并初步组建了较为专业的境外地质队伍, 为进一步境外地质合作奠定基础(中国地质调查局, 2014)。

3.2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良好的地学合作基础

中国地质调查局分别于2003年设置了“中国大陆周边地区主要成矿带规律对比及潜力评价”计划项目; 2014年在“九大计划”中设立了“‘一带一路’基础调查与信息服务合作计划”。通过十几年国际地学合作, 在成矿地质背景与成矿规律研究、合作地质调查、方法技术合作研究、战略与规划部署研究、全球地质矿产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举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 而且开展境外地学合作调查的地区多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3.2.1 广泛开展了基础地质编图和成矿地质背景、成矿规律对比研究

文章来源:《地学前缘》 网址: http://www.dxqyzz.cn/qikandaodu/2021/0316/462.html



上一篇:论地学的经济功能
下一篇:双一流建设与大类招生改革背景下南京大学地学

地学前缘投稿 | 地学前缘编辑部| 地学前缘版面费 | 地学前缘论文发表 | 地学前缘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地学前缘》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