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学前缘》刊物宗旨[09/07]
- · 《地学前缘》征稿要求[09/07]
- · 《地学前缘》投稿方式[09/07]
- · 《地学前缘》收稿方向[09/07]
- · 《地学前缘》数据库收录[09/07]
- · 《地学前缘》栏目设置[09/07]
经典三角洲,原来这样理解!(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黄河三角洲微相简易划分(图源@文献[2])前三角洲位于浪基面之下的浅海地区,水动力弱, 潮汐作用明显。其沉积物以泥为主,夹风暴沙层,多发育水平

黄河三角洲微相简易划分(图源@文献[2])前三角洲位于浪基面之下的浅海地区,水动力弱, 潮汐作用明显。其沉积物以泥为主,夹风暴沙层,多发育水平层理,生物扰动较为强烈。

前三角洲亚相
2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是横贯中国中部的大河—长江在入海口处形成的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图源@NASA)长江口是典型的潮汐河口,长江三角洲也是典型潮汐影响下的三角洲,面积达4万平方千米。

长江(图裕┤侵薅サ阍诮帐∫钦鞲浇S啥サ阆蚨匮镏荨⑻┲荨⒑0病薏枰幌呶苯纾挥啥サ阆蚨希卮竺┥健⑻炷可蕉粗梁贾萃灞卑叮湮髂辖绾湍辖纭?/p>
(图裕┫执そ侵薅サ阄挥诔缑鞯何鞅备浇ㄏ执そ谖挥谄舳旌湍匣阕熘洌3缑鞯航恿鞣治媳绷街В敝с獾佬薪掀现с獾廊找嫘耸ⅰ?/p>
(图裕┫执そ侵拗饕⒂侵奁皆⑷侵耷霸怠⑶叭侵?3 个亚相,其中三角洲前缘最为发育。

现代长江三角洲主要部分(南支汊道)(图源@Scenario Journal)三角洲平原亚相中的平原分流河道为水下分流河道由两侧河口坝堆积露出水面而逐渐发育形成。河口冲刷南岸, 在北岸沉积。主河道以细砂质沉积为主。

长江三角洲沉积微相简易图(图源@文献[4])三角洲前缘中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是平原分流河道的水下延伸部分,以细砂粉砂质沉积为主。北部河道废弃,南部支汊入海大致分散为4条分流河道。
现代长江三角洲沉积相的发育模式(图源@文献[1])长江三角洲发育的10多个河口沙坝是其主要的地貌特征。河口沙坝呈梭状、透镜状分布在河口,尖部朝向陆地,以细砂质沉积为主。

崇明岛河口沙坝的沉积序列(图源@文献[1])前三角洲主要为粘土质、粉砂质粘土沉积,水平层理,水体深度在20~35m,平面上呈条带状分布。浅海相属种大量出现,如棘皮动物等。

3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是由西江三角洲、北江三角洲和相对独立的东江三角洲共同构成的一个多源复合—河潮混控的湾内充填型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图源@NASA)三角洲岸线的演进并非简单的自南而北或自上游向下游逐级递进,而是多源复合,南北不同尺度沉积体独立、并行发展成陆,最后复合成现代珠江三角洲。

1973年(上)和2003年(下)的珠江三角洲(图源@NASA)三角洲平原由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和滨岸沼泽等次一级环境组成。分流河道的沉积特征可以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化,一般为砂、砾质的高能沉积。

全新世海侵盛期以来若干阶段每 500 年沉积厚度图(图源@文献[13])其他相关沉积物粒度都比较小,属于低能沉积。具体情况因地而异,覆盖在三角洲前缘砂体之上。

珠江三角洲平原(图源@中文百科全書)从水边线到-15m处的弧形区内,是镶嵌在三角洲平原外缘的三角洲前缘。该区水动力条件变化复杂,地形地貌多变,是沉积物堆积最为活跃的地段。

珠江三角洲(图裕┢浯渭痘肪晨梢曰治霸登程病⒊毕涌谕寮扒霸敌逼碌龋诘匦蔚孛病⒊粱卣鳌⑺μ跫⑽⒐派锓植嫉确矫婢兴从场?/p>
珠江八门入海(图裕┤侵耷霸党粱院涌谏嘲游鳎话阄嘀噬埃泻纯堑拇种辛I安悖樽垂乖欤技淮聿憷怼?/p>
三角洲中常见交错层理形成在水深-15m以外的海域,系珠江现代三角洲的前三角洲环境,可划分出两个次一级的地貌单元(水下岸坡和水下平原)。
文章来源:《地学前缘》 网址: http://www.dxqyzz.cn/zonghexinwen/2021/0720/543.html
上一篇:成果受关注 创新迈大步
下一篇:男子深夜跪地学狗爬,对着旁边女子又舔又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