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叶片前腔高阻塞比肋化通道换热特性实验研究(3)

来源:地学前缘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图7 肋化通道流场 具体分析3个区域。以第3个肋间距为例,对于有肋侧,由于横肋的存在,对气流产生扰动,破坏了流体的边界层,使气流在肋后依次出现

图7 肋化通道流场

具体分析3个区域。以第3个肋间距为例,对于有肋侧,由于横肋的存在,对气流产生扰动,破坏了流体的边界层,使气流在肋后依次出现流动的分离和再附着现象,如图7所示。在紧靠肋后的分离区域,由于分离涡的存在,流体与壁面之间的热交换能力较弱,壁面温度最高,换热系数最小。随后,在再附着区域,由于流体的惯性,再加上壁面交错肋的作用,使流体产生斜向下的俯冲速度,加剧了对壁面的冲刷作用,使再附着区域温度最低,对流换热系数最大。再往后,流体的边界层开始发展并逐渐增厚,与壁面之间的热交换能力逐渐减弱,对流换热系数逐渐下降。最后,气流冲击到下一条横肋的迎风面,使肋根附近的换热略有增强。因此,有肋侧的换热系数在一个完整的周期内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略有增大的趋势,前缘的变化趋势与有肋侧类似。

对于无肋侧,展向平均Nu在前半个周期内较大,在后半个周期内较小。这是因为前腔通道横截面左右为非对称结构,且下壁面横肋在右侧等厚度延伸至前缘,在此横截面上,左边无肋侧表面附近的流动空间与右边前缘相比明显较大,且不存在横肋的阻碍,流体流动的阻力较小,因此当流体流过该截面时,更倾向于从左边通过。这种阻碍作用在流线图上表现为流线的偏向,如图8所示,当流体越过下表面横肋时,由于前缘区域横肋的阻碍,导致流线由前缘向无肋侧偏移,这使得肋后无肋侧附近的流动速度较大,流体与壁面之间的换热较强,对流换热系数较高。沿流向往后,上壁面的横肋并没有延伸至前缘,这使得右侧前缘区域的流动阻力减小,上述阻碍效应有所减弱,因此在上壁面肋后,无肋侧的换热系数又有所降低。

4.2 阻塞比e/d对无量纲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

图9为Re不同时,有肋侧、无肋侧和前缘的Nu/Nu0随阻塞比e/d的变化。可以看出:在Re不变时,Nu/Nu0均随阻塞比e/d的增大而单调增加,且这种趋势不随Re的变化而改变。下面单独以Re=30 000时为例进行分析,如图10所示。

图8 三维流场

图9 阻塞比e/d对Nu/Nu0的影响(r/e=0.1,w/p=0.1)

图10 阻塞比e/d对Nu/Nu0的影响(Re=30 000,r/e=0.1,w/p=0.1)

随着阻塞比e/d的增大,横肋对流体的扰动作用加剧,流体与通道壁面之间的换热增强,靠近壁面附近的较高温度流体与通道中心区域的掺混增强,因此有肋侧、无肋侧和前缘的Nu/Nu0均随阻塞比e/d的增大而显著增大,且阻塞比e/d越大,增大的幅度越明显。但是阻塞比不同时,3个区域Nu/Nu0之间的量值大小并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当阻塞比e/d<0.2时,由于有肋侧和前缘横肋的存在,有效地强化了流体与壁面之间的换热,且有肋侧的流动空间相对较大,对流体的阻碍作用较小,因此有肋侧的Nu/Nu0最大,前缘次之,无肋侧最低;当阻塞比e/d增大到0.2时,前缘区域横肋的存在对流动的阻碍作用开始彰显,并随着阻塞比的增大而愈加显著,使得前缘的Nu/Nu0开始低于无肋侧且差距愈来愈大;随着阻塞比继续增加,有肋侧和无肋侧Nu/Nu0的增加幅度明显加大,并且在阻塞比e/d=0.32时,无肋侧的Nu/Nu0反而超过有肋侧达到最大,这可能是因为阻塞比过大时,有肋侧肋后的分离区域增大,导致肋后的高温区域扩大,同时前缘对流体的阻碍作用加剧,使更多的流体倾向于由无肋侧附近通过,强化了流体与无肋侧表面的换热,这也与前缘Nu/Nu0的增加幅度下降的现象吻合。上述两个原因使得无肋侧的换热强化程度反而优于有肋侧。

4.3 肋倒角-肋高比r/e对量纲为一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

图11为肋倒角/肋高比r/e对有肋侧、无肋侧和前缘Nu/Nu0的影响。分析可知,有肋侧的Nu/Nu0随着r/e的增加而单调递减,这是因为r/e增大时,横肋的截面形状更趋近于流线型,对流动的扰动作用减弱,流体与壁面之间的热交换能力下降,Nu/Nu0有所减小。但是r/e的增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前缘区域横肋对流动的阻碍作用,因此前缘的Nu/Nu0在r/e刚开始增大时,先是略有上升,但幅度很小,之后随着r/e的继续增大,横肋对流体的扰动作用减弱明显,Nu/Nu0出现小幅下降。对于无肋侧,当r/e由0.1增大到0.4时,横肋对无肋侧附近流体的扰动作用减弱,通道形状变得相对光滑,流动的分离现象得以削弱,分离区域随之缩减,使得无肋侧表面的较高温度区域面积减小,换热有所增强,但是当r/e增大到0.5时,Nu/Nu0又略有下降,原因可能是此时前缘附近的流动阻力下降明显,反过来造成无肋侧附近的流动速度减小,换热能力下降。

文章来源:《地学前缘》 网址: http://www.dxqyzz.cn/qikandaodu/2021/0501/495.html



上一篇:浅层超稠油驱泄复合开发蒸汽前缘形态研究
下一篇:右侧胸锁乳突肌前缘支气管囊肿例

地学前缘投稿 | 地学前缘编辑部| 地学前缘版面费 | 地学前缘论文发表 | 地学前缘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地学前缘》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