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论地学的经济功能(2)

来源:地学前缘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地学可以减少环保和生态修复的成本 根据我国环保部环境规划院所公布的全国环境经济核算,即俗称的“绿色GDP”的部分研究成果显示:2009年中国环

三、地学可以减少环保和生态修复的成本

根据我国环保部环境规划院所公布的全国环境经济核算,即俗称的“绿色GDP”的部分研究成果显示:2009年中国环境退化成本和生态破坏损失成本合计13 916.2亿元,较上年增加9.2%,约相当于当年GDP的3.8%[2]。这是中国自2004年以来第3次公布绿色GDP数据。在2004—2009年间,基于退化成本的环境污染代价持续上升。2015年4月,环境保护部重启了绿色GDP研究,将资源耗减成本、环境退化成本、生态破坏成本以及污染治理成本从GDP总值中扣除以求全面客观地反映经济活动的环境代价。经济发展的环境成本代价之高是因为自然环境一旦被破坏是不会轻易修复的,而地学知识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地恢复被人类干扰而退化的生态系统,减小所需付出的成本代价。

一般来说,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有2种途径:一种是自然修复使之达到系统的初始状态;另一种则是借助科技或在人类干预下重建或改建。以我国煤炭开采导致的矿区生态环境破坏为例,如果停止采矿采取自然修复,周期长不说,更主要的是采矿过程中会遗留大量不稳定的固体废弃物。如果长时间不进行人工处理,留在陆地表面就会造成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因此,煤矿区的生态修复大都是人工修复。我国最早有组织的大规模的煤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是由原煤炭工业部组织的一批地学科学家们参与的“六五”科技攻关项目“塌陷区造地复田综合治理的研究”[3],理论完成后还在安徽的两处矿区进行实践检验。该课题取得的多项成果在岱河、相城、沈庄等矿用塌陷区复田数百公顷,并在其上植树造林、建造房屋,甚至种植水稻、挖成鱼塘,实现了矿区复垦后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当前,我国采用的主要是采煤沉陷地、煤矸石山和露天矿3类生态环境修复技术体系。它们都是我国地学工作者30多年来不断攻坚所取得的成果,并在我国的许多矿区成功实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去年,云南农业大学的张乃明教授和其团队研发了一项新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该团队在示范型工程实验中,将重金属的修复成本控制在每亩1万元以下,仅为一般修复技术成本的一半。如果将这一技术推广到全国的矿区生态修复工程中,既可为矿区污染土壤修复开辟新的道路,又能够节约修复成本,实现矿区的成本效益型修复。

四、地学可以引导国土资源规划和灾害防治

根据国家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国土西园“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建议,我国所有的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交通建设用地和其他设施用地的选址和方向,都必须要有地学的指导。城区规划、大型工程在建设施工前均应由相关的地学院校或设计院进行论证。确定的整改方案除了要考虑地理位置、交通等因素外,还必须将地质结构、土壤环境、水源分布、节约用地等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内。近日,就媒体争相报道的常州外国语学校的“毒土地”事件,引发的焦点就在于该校建在一个被三所剧毒化工厂严重污染的地皮上,且由于污染严重,该地段的地下水根本不能使用。然而,这样的悲剧也只是我国土地污染中的冰山一角。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城市用地结构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很多原本占据市区优越位置的一些排污超标的工业企业,纷纷通过搬迁改造转移出市区,留下大量被严重污染的毒地。但是,由于其地理位置往往很便利,这些地块会在还没被处理或修复之前就已经被开发利用,所造成的危害之大不言而喻。这方面,也有一个正面教材可以借鉴。江苏省常熟市经济发展很快,不仅城区面积比原来翻了几番,农村集镇的面貌也发生了改观,农村遍布各种乡镇企业。当前,常熟城区的居民新村、商业网点、服务行业、文化设施等的布局都需经过地学科学的论证[4]。特别是,原来的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在易地搬迁或大力整治的整个过程中,都有地学专家跟踪进行污染评估。例如,造成大气污染的常熟市水泥一厂在迁移到郊外前,一批地学专家通过严密的监控和采样分析,完成了场地土壤污染环境报告、环境影响分析书、原址场地重建建议书等,在重新对土地进行规划、布局的同时,也运用地学理论提高了经济效益,保护了自然环境。

除此之外,地学基础的研究成果不仅为灾害预测提供了依据,也为灾害防治提供了保障。一些突发性的地质事件如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往往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只地震一项灾害所引起的经济损失就高达45亿美元。我国2008年汶川地震引起的直接经济损失是8 451亿元,这个数字还只是由于地震直接毁坏的、有形的物质财富,不包括不可计价的间接性损失。可是,一旦地学科学家们掌握了这些灾害产生的机理和发展规律,比如现在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的监测和计算机的应用来观测与灾害范围相关的地域,就可以大大提高预测、预报的可能性,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灾害的发生和减少经济上的损失[5]。

文章来源:《地学前缘》 网址: http://www.dxqyzz.cn/qikandaodu/2021/0316/461.html



上一篇:搭建平台深化合作中国东盟地学研究论坛专家观
下一篇:关于一带一路地学合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地学前缘投稿 | 地学前缘编辑部| 地学前缘版面费 | 地学前缘论文发表 | 地学前缘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地学前缘》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