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地学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研究以东华理(2)

来源:地学前缘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1.优化教学内容及教学体系,加大实践类教学比重。地学类专业研究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1.优化教学内容及教学体系,加大实践类教学比重。地学类专业研究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需要较强的野外工作经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这种特殊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其他专业存在较大差距,需要特殊的教学形式。①需要突破常规的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增添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减少纯理论教学课程,加大已有专业课实践教学比重;②课程内容需要随着时代发展进行更新,保障研究生科学研究的前沿性;③课程教学内容不应是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应融入学术讲座形式,时刻向学生传递如何进行有效的学术研究,如何寻找创新灵感,如何表达创新优势;④改变研究生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增加研究生实践技能考核标准,使研究生在理论知识学习基础上,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

2.提高研究生的项目参与度,完善参与项目研究的评价体系。通过调查发现参与过类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提出科学问题,寻找合理解决方案,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参与社会生产项目的学生,能够掌握项目野外实施的基本流程,具备更强的野外工作能力。因此,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增加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评价机制是有必要的。研究生参与项目研究应成为研究生培养环节中的一项要求,这对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对研究生培养目标的一种提升。

3.健立“三师教育”体制,搭建校内外互动教学平台。目前,多数的学术硕士研究生是单一导师制,而专业硕士研究生是双导师制。近些来,人们发现双师制度能够从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双方面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11]。工程硕士研究生由于企业单位的参与,更能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方向,研究目标更明确,对校内导师的需求更具有方向性。然而,学术型硕士自身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主要由校内导师定方向,且容易出现“纯理论”研究现象。目前东华理工大学地学类硕士研究生导师存在过剩情况,即每年招生的研究生人数少于导师人数。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充分利用研究生导师资源,应建立“三师教育”制,即两个校内导师和一个企业导师。两个校内导师中一个应具有丰富的野外工作经验,具有在研的生产实践项目,有助于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另一个导师应具有开阔的思维、较高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水平,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术研究视野和创新能力。企业导师则需要给研究生提供野外实习实践机会,充分培养研究生的野外工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另外,为有效提升研究生的实践水平,需要搭建实质性的校内外互动教学平台或联合培养基地,使得一些校内难以开展的实践类教学得以实施,同时也能发挥校企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促进校企资源共享,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4.动态跟踪行业发展方向,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地学类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目的是为企业输送高层次人才,为企业解决复杂地质问题和临时突发事件,能够担当重要角色,能为企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培养的研究生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运用能力,还要具备面临新问题时能提供快速有效的解决方案。所以,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需要注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等多方面综合水平的培养,要让学生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和预测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了解社会需求,以实际问题为导向进行有效的科学研究。

三、结论

1.实践教学与企业培养是研究生实践能力提高的主要形式。实践教学与企业培养能够让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践的意识,提升教学效果,让理论内容“活”起来,让实践内容“动”起来,让理论实践“合”起来,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科研项目参与和创新灵感培养是研究生创新的主要源泉。研究生参与到科研项目研究中不仅可以减轻导师的科研压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水平。在研究生教学中,学术讲座可以开阔学生的学术研究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3.“三师教育”及校内外互动教学平台是研究生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支柱。“三师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校内外互动教学平台或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能够丰富教学资源,强化研究生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

文章来源:《地学前缘》 网址: http://www.dxqyzz.cn/qikandaodu/2021/0224/412.html



上一篇:矿物学环境属性研究新进展代序
下一篇:地学新工科人才培养三驱动三融合三提升教育模

地学前缘投稿 | 地学前缘编辑部| 地学前缘版面费 | 地学前缘论文发表 | 地学前缘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地学前缘》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