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强地学基础上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建(3)

来源:地学前缘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雄厚的历史积淀基础上,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和凝心聚力,本专业的整体实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具有显著提高。已在全水

在雄厚的历史积淀基础上,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和凝心聚力,本专业的整体实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具有显著提高。已在全水文模型与不确定性分析模拟、地下水随机理论、水环境与水生态、流域水文模型、工程水文地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已逐步打造成为我国一流的具有南大特色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精英型工科人才培养基地。

三、对水文专业建设的思考

2015年11月,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行建设与改革并重,确定了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着力推进成果转化等建设任务,为我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明确了任务路径。随着国家治水观念与思路的转变,社会发展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不断激增,同时对水文人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国家建设“双一流”的要求下,一方面,要注重学科交叉融合,丰富师资力量,建设一只知识结构合理的水文专业团队。除传统的水文“测、报、算”外,还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从国内外著名院校大力引进具有地理地质、大气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背景,如从事3S技术、水环境、水生态领域研究的青年人才,补充到师资队伍,组成具有多学科交叉背景的水文专业团队,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水文人才。另一方面,要注重科研反哺教学,将最新科研进展与本科课程教学相结合,使得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了解科研前沿动态。此外,还应鼓励学生积极申请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采取自主选题或参与本专业教师所负责科研项目的研究课题,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养、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为培养水利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勇于创新,免同质化教育,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水文专业品牌,才能在国内兄弟院校中保证持久竞争力。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配置对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水情。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问题十分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2012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2015年4月,又出台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2016年10月高等学校工作座谈会中指出,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高校要做到四个“回归”——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作为培养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有必要按照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和输送优质水利人才,为我国水资源环境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近年来,全国大约有50所院校开设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主要分布在部分综合性高校,如南京大学;传统水利院校,如河海大学;农业院校,如山东农业大学;地矿院校,如中国地质大学等。由于历史沿革问题,开设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院校都各自具有特色。传统水利院校以河海大学为例,刘光文先生开创了我国第一个水文系,主要以陆地水文为主,其水文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也以陆地水文学为主。农业院校的水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则具有浓厚的农学背景。

南京大学水文专业由水文地质和陆地水文专业整合而来,既有传统陆地水文又有鲜明的地学背景和特色。近10多年来,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初步建成了具有南大特色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本文主要介绍我校水文专业近年来的改革实践,以期为本专业乃至其他相关专业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南京大学水文专业发展历程

1952年全国3所高校首批设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南京大学便是其中之一。1958年又在全国综合性高校中率先设立“陆地水文学”专业。这两个专业均设有博士点,前者曾是国家重点学科。1999年,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新专业目录,南京大学将地下水、地表水力量整合为新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为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专业之一。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我国历史最久的地质学教育机构之一,在八十余年的历史中培养了大批优秀地学人才,设有理科“地质学”和工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等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地质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故南京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具有鲜明的地学特色。南京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2005年获批江苏省本科特色专业,2007年获批教育部二类本科特色专业,2012年获批江苏省高等学校本科重点专业。所属水文学及水资源二级学科2006年获批江苏省重点学科、2007年获批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所属水利工程一级学科2008年获批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010年通过了教育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

文章来源:《地学前缘》 网址: http://www.dxqyzz.cn/qikandaodu/2020/1109/385.html



上一篇:新时代地学野外实践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思考
下一篇:星迷现象的成因分析

地学前缘投稿 | 地学前缘编辑部| 地学前缘版面费 | 地学前缘论文发表 | 地学前缘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地学前缘》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