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新时代地学野外实践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思考(2)

来源:地学前缘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 有效保证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经常容易出现“两张皮”现象,即思政教育与思政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无法配合,各行其是

3. 有效保证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经常容易出现“两张皮”现象,即思政教育与思政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无法配合,各行其是,教育内容往往没有把知识导向和价值引领相结合,从而导致学生感觉枯燥空洞、难以产生兴趣,并且不能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7]。长此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便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负向影响,无法起到价值引领作用。课程思政教育则始终围绕育人目标,确保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新时代背景下,地学专业课程思政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抓手,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学到专业知识技能,而且树立正确的三观,使课堂教学和野外实践成为引导学生磨炼意志、修养品性的过程,充分体现教师人格魅力,以此将“两张皮”转化为“一张皮”,有效履行人才培养的职责更好地服务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地学野外实践是提高教育亲和力和感染力的有效途径

1. 野外实践,提升教育亲和力

所谓“教育亲和力”,是思政教育对教育主体的亲和程度,是思政教育的本身魅力对受教育者产生的吸引力、感召力、同化力和影响力[8]。思政教育的人文关怀特质和科学性特征使其具有很高的“收视率”或“兴趣指数”[9]。现阶段,思政教育亲和力是影响高校思政理论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教学亲和力大大影响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亲和力强,则思政教育效果较好[10]。只有暖心的真情投入,走心的热情注入,才会让双方主体热情饱满、激情澎湃地参与教育,才会对教育活动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和期待。地学专业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校外实践,师生同吃、同住、同学、同研,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师生彼此加深了解,建立了牢固的信任,校外实践中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使教学过程充满亲和力和感染力。

2. 长期相处,增强潜移默化

地学校外实践的周期通常较长,而长期的教学与生活相处,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更深的了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教师的人格吸引、情意互动以及真情关爱会推动教学活动的和谐愉悦,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教师如果学识广博、师风优良、发自内心关爱学生,那么会对学生产生吸引、亲和力和感召力,散发出教师的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从而获得学生的高度认可和由衷敬仰,所讲授的内容会获得学生赞同和喜爱,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反之,教师如果不具备以上品德或能力,让学生认为表里不一,则会使学生失去对其的信任感,从而产生疏远、藐视甚至排斥的情绪[8]。

三、地学野外实践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思考

1. 因地制宜,坚持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

科学的课程思政,能够将思政教育要求与课程本身的思政教育内涵相融合,赋予思政教育以强大的共情性和影响力;并能延展专业课教育内涵,产生全方位育人的效果;需要立足地学专业的特殊视野、理论和方法,找准契合点,建立生成关系。地学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具有不同形式和教学目标的教学实践环节,要围绕教学目标,结合特点因地制宜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注重“术”“道”相结合,系统设计德育递进路径,并固化于教学大纲中。比如,在地学认识实习中,教学目标主要在于提高学生对地学专业的兴趣,培养地学思维以及认识地质现象。该实习的地点较为分散,大多是游客集中的风景名胜区,实习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就生态环境、文明旅游、区域发展等主题开展相关生态发展和区域发展调研实践,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展现地学学子良好风貌。大二阶段的填图实习,相对实习环境艰苦,工作量大。此时,应侧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品格,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开展爱国奉献为主题的教育。大三阶段的综合实习,应帮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拓宽视野、坚定理想,培养奉献精神以及推动创新思维训练。

2. 亦师亦友,弘扬教师立德树人

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身体力行,其个人学识、修养、品格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对教师素质提出了高层次的要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因此师者首先应知书达理、明道信道。作为一名地学教师,在“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下,要知行合一,拥护党的领导,传播先进思想,勇担教育大任,传递地学精神,为学生引航,对学生负责。实施“课程思政”,要求所有任课教师不仅要在思想认识上形成全员育人的共识,也要在专业发展上具备有效育人的能力。教师要设计合理的课程思政内容,并能切实地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加强学业、专业、就业指导,并深度融合专业教育,加深学生对地学各专业的认识和未来发展,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引导其提升综合素质并建立崇高的职业梦想,主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文章来源:《地学前缘》 网址: http://www.dxqyzz.cn/qikandaodu/2020/1109/384.html



上一篇:“双一流”建设与大类招生改革背景下南京大学
下一篇:强地学基础上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建

地学前缘投稿 | 地学前缘编辑部| 地学前缘版面费 | 地学前缘论文发表 | 地学前缘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地学前缘》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